远程会诊是一种利用现代通讯技术,通过电子邮件、网站、电话、传真等工具,为患者完成病历分析、病情诊断并确定治疗方案的新型就诊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方便快捷,而且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节省患者的就诊时间。以下将详细介绍远程会诊的流程:
申请前准备
确定联络人员:申请会诊医院需指定1-2名固定联络人,通常由医务处人员担任,信息中心的技术人员配合。
登录注册:向国家远程中心申请会诊的医院需要登录国家远程中心平台进行注册,提交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申请远程会诊
填写申请单:申请方医师登录平台,填写临床病历远程会诊申请单(病情摘要),上传患者病历资料、相关检验、检查报告及图像资料等,提交会诊请求。
质控及预约专家:国家远程中心接到会诊请求后,确认平台的联通情况,必要时电话指导对方远程安装相关软件插件,并调试平台。根据申请病例病情疑难程度及要求,审查病历的完整程度。根据申请单需求,预约联系相关专家,预约会诊时间和地点,电话或短信通知双方联系人。
远程视频会诊
启动系统:会诊专家与申请方医师按照预约时间进行同步在线远程视频会诊,可以在申请方医师个人账户中启动云视讯系统,或者驻场技术人员协助启动视讯系统。
填写报告单:会诊专家在会诊结束后填写《远程会诊报告单》,远程中心确认并上传到远程医疗会诊平台上,申请方医师可在会诊结束后1小时内登录平台下载。
存档
下载打印:申请方医师下载(或打印)《远程会诊报告单》,加签本人电子签名或打印签名,存入患者病历档案。
此外,为了确保远程会诊的顺利进行,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设备要求:申请会诊医院需要具备相应的硬件条件,如远程会诊终端、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等,确保能够接入互联网并进行音视频通话。
网络环境:单点不小于4Mbps的互联网接入带宽;不具备宽带条件的,可以使用笔记本选择4G或5G无线网络接入。
操作规范: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按照《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和相关通知要求,指导辖区内定点医院规范开展远程会诊工作。
总的来说,远程会诊的操作流程包括申请前准备、申请远程会诊、远程视频会诊以及存档等步骤。同时,需要注意设备要求、网络环境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的问题。